雖然無意義的附和在有系統的邏輯思考上是不必要的,然而如前述原因附和能帶來的幫助其實不小。但我卻覺得「過多的附和」是個壞習慣,所帶來的影響也如同溫水煮青蛙般使人不自知。環境影響人深矣!若長期養尊處優,對於思考而言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依然希望在更多的時候能提醒自己,適當地調整比例,並能加入更多有意義的元素。
要如何做到這件事才是最需要思索、規劃與提醒自己的,但總是知易行難啊!
1. 思考話題的延伸性,提出問題與看法
2. 反思自己的心得
3. 以更多相關的笑點天外飛來一筆(這常在PTT推文大概沒啥問題吧!)
4. 以自己的經驗相佐(不過我近來覺得這在話題中對講話者是不尊重的,好似看輕別人的經驗,因此也正在改掉這個習慣)
1. 思考話題的延伸性,提出問題與看法
2. 反思自己的心得
3. 以更多相關的笑點天外飛來一筆(這常在PTT推文大概沒啥問題吧!)
4. 以自己的經驗相佐(不過我近來覺得這在話題中對講話者是不尊重的,好似看輕別人的經驗,因此也正在改掉這個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