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分為五章,故事時空或相異、或相伴、或相關,作者卻巧妙地將一篇篇的故事雜湊、揉合,圍繞著名為浪矢雜貨店的解憂小舖、丸光園及社會上的弱勢。
看書的時候我總是想,每本書的作者皆欲從這一行行文字、一篇篇故事傳遞某些想法、某些訊息給讀者,而讀者們則各取若隱若現的訊息中最扣人心弦的點滴細細咀嚼。也因此解憂雜貨店這本小說,平順的鋪陳卻有奇妙的吸引力讓我想一次讀完。
這本書也散發出對於弱勢族群濃濃的關懷,由其圍繞在丸光園的小孩們。這讓曾經接觸弱勢小朋友一段時間的我更有所感觸。因先天、後天因素,這些人在某些領域上是弱勢,但大部份人卻往往忽略了他們其他領域上無限的可能。起初沒有人會知道,他們是不是較擅長某個領域、是不是會彩繪出不同視角令人賞心悅目的畫或演奏出令人驚豔的歌曲。
就像書末「地圖是白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但是,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所以可以畫人和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滿無限可能。」我們能做的是在這看起來缺角的書頁上,提醒他們仍有大片的空白可以發揮。
解憂雜貨店從剛開始回覆小孩的玩笑問題到回答嚴肅的人生方向。執筆回信解憂需要經過推敲、思索,藉由諮詢者所提供的資訊做出可能對他最有幫助的建議。儘管浪矢爺爺知道大部分前來諮詢的人往往早有成見,只是需要別人來肯定自己的抉擇。
在提供建議這個觀點上,人的價值,就不只侷限在自私的、追求名利及成就,反倒是伴隨有形無形對他人正面影響的價值昇華。這是原先浪矢爺爺所致力並讓他深深著迷而樂在其中的,提供正面想法、力量予諮詢者面對人生的困難、抉擇。
然而<在CIVIC車上等到天亮>這篇中,描述遲暮的浪矢爺爺由於見到一件諮商女子的後續報導後內心的悸動與反思,以及解憂雜貨店為何關門。
「我每次都絞盡腦汁思考後回答,我可以明確地說,我在答覆時從來沒有敷衍了事,但是,我不知道這些回答對諮商者來說是否有幫助,也許他們按照我的回答去做,反而為他們帶來極大的不幸。當我發現這件事時,我就坐立難安,無法在輕鬆地為別人提供諮商了,所以,我才會關了雜貨店。」
對於每個諮詢者的處境、背景是否能深入的了解?諮詢者是不是隱藏了某些訊息沒說出來?這是不是會影響判斷?是否能夠真的同理諮詢者的困擾並提供建議?回覆信上的文字,是不是能幫忙諮詢者多改變些甚麼呢?是不是能幫助他們邁向更好的方向?
如此一想,倒讓人戰戰兢兢了。針對這些問題,作者幫浪矢雜貨店設計了一個時光穿梭的隱藏版功能,讓浪矢爺爺在遲暮時能讀到曾經諮詢過他的人們爾後的人生歷程與影響,也意外發現就算是當年的某些建議,竟讓好幾個諮詢者深度思考覺得有所裨益而滿懷感激。
其實我們在日常或多或少也在影響別人,只是可能自己沒有意識到,無論在於決策、在於安慰、在於態度。讀到這片段,我不免也殷切有這時光機的功能,想知道與我對談過、聽過我建議這些萍水相逢者後續的故事。但我想解憂雜貨店告訴我的,反倒是不用太執著對別人造成影響的良窳,而要做的是內心充滿正面思想、盡量助人散發正能量。接受建議、影響者後續的發展取決於自己的態度。人生畢竟是自己的,別人只是建議,還是要自己決定路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