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Education in Remote Area

城市望向鄉村,看到的是一種落後但清淨;鄉村望向城市,看到的是一種進步但冷漠。城鄉差距早已存在多時,一向不是說說嚷嚷就可以解決。

近年來有許多前輩在推行偏鄉教育,其精神行動力令我敬佩。另外從教育役專訓開始,上面長官便以影片、學長經驗分享云云鼓吹大家選擇偏鄉學校。當時總覺弔詭,多只話說服務偏鄉的好、各種溫馨,對於最後的成果卻常常避而不談,當時心想如此服役於斯真對於偏鄉有多大的幫助?還是只是帶去歡笑並兼之陶冶心靈而已。雖說教育本非一蹴可幾,在偏遠地區猶難,不過看不見願景的事還真讓人提不起興趣做呢!(雖然本人特教教育的選擇本來就沒有偏鄉這個選項)

最近學校的實習老師問我關於偏鄉教育有甚麼看法?幾十年來所累積的城鄉差距的巨大已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打發,從臺北來到苗栗服役幾周就有深刻的體會。以目前社會上所認定的階層來說,偏鄉只是不斷地在複製階層,要靠著教育翻轉階層實在是非常困難。

曾經身為一個國中小學生,無可否認的,在面對教育以及未來選擇這方面,中學學生在面對教育時多數無選擇的餘地,像面對所傳授的教材時,大部分的學生照單全收就有困難了,又怎能真正去思索這些教材的必須性、實用性?提及此處,每每想到這在當時國中學習地理時,依著共區每省教授,無由來的記了一堆一輩子用不到看不到的事,卻反而對於臺灣不慎了解,後每每思索至此,不光莞爾一笑當年獃愚,而是驚悚於教育的力量如此之大,可以一次教化如此之多的思想。

若說要推動偏鄉教育,應該教育的不單單只是學生,應該是他們的家長。由於小孩的成長不是只在學校,以目前所推行的偏鄉教育往往侷限於學校的教學,因此若要教育,要教育的不只學生,還包括家長的觀念,對於尚未形成完整價值觀的學生而言,沒有家長在後面support一切都是白搭。(如果家長都不希望他念書而希望他去做別的事,那麼學校再怎麼努力教學都只是徒呼負負。) 

因此,與其發展現行學科的偏鄉教育,倒不如培養他們在地可以發展的專長並精進之,對他們及家長的接受度反而比其他光是學科來得高。

所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偏鄉教育,除了結合目前前輩們所努力的偏鄉教育外,尚需雙管齊下教育家長,另一方面在學科之外該發展偏鄉學生在這個環境下所培養的特有專長,展現獨特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