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首爾之旅原本只計畫參觀景福宮、昌德宮,然雨雪霏霏取消了兩天健行的行程,不知不覺就把首爾的五大古宮看完了。
景福宮
在高麗王朝末期,明朝擊敗原本控制遼東的北元後,宣布鐵嶺以北為明朝領土、以南則屬高麗統治。原領地被佔領引起高麗的不滿,故禑王及八道都統使崔瑩任命曹敏修為左軍都統使、李成桂為右軍都統使征討遼東。軍隊行至鴨綠江的威化島時正值梅雨,江水氾濫,軍士難進,曹敏修與李成桂協議後認為此時發兵征討有「四不可」,故上表朝廷,請求允許撤軍。在朝廷多次絕後,李成桂於1388年發起威化島回軍,攻陷都城開京(開城),廢黜禑王。1392年,李成桂廢黜恭讓王,在松京自立為王,並上表明朝改國號「朝鮮」。1395年遷都漢陽,將國都更名為漢城府,開始興建宮殿(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宗廟等。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後再度遷都開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後最終定都漢城。
在1592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懷著雄心欲進攻明朝,故「假道入唐」,順勢入侵朝鮮,史稱為萬曆朝鮮之役(壬辰倭亂/丁酉再亂)。景福宮於此時被焚毀,朝鮮朝廷隧遷移至昌德宮。直至1868年,興宣大院君主持重建。
後來在大日本帝國侵略殖民及韓戰時,景福宮建築群被大規模摧毀,直到戰後韓國政府才慢慢重建景福宮。其中1995年拆除了日本人在勤政門前、原興禮門的位置蓋的朝鮮總督府(韓國人覺得這是歷史上的大屈辱)
景福宮名稱的由來,是取中國《詩經·大雅·既醉》:「旣醉以酒,旣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因位於漢城北部,也叫「北闕」。
 |
光化門:景福宮正門 |
 |
興禮門/弘禮門:在光化門之內,是第二道正門 |
 |
勤政門:國家舉行重要儀式或典禮時,正門才會被開啟 |
 |
勤政殿:是朝鮮國君舉行對中國禮儀、朝賀儀式等儀式及宴會之所。與其他朝鮮的宮殿一樣,殿前廣場上有品階石排列。文官居東,武官居西 |
 |
勤政殿內部,及後面的日月五峰圖 |
 |
勤政殿內部雕梁畫棟 |
 |
勤政殿內部 |
 |
景福宮屋簷上的裝飾瓦,這是象徵性保護宮殿免於火災的動物型瓦片,其實在朝鮮的宮殿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瓦片,有龍、鷲、西遊記主角群們 |
 |
第一個看起來像唐三藏,其他像甚麼呢? |
 |
康寧殿後看向慶會樓 |
 |
康寧殿:王的寢殿 |
 |
景福宮旁的國立民俗博物館 |
 |
咸和堂、緝敬堂:後宮 |
 |
香遠亭 |
 |
乾清宮:後寢宮 |
 |
這是被日本人破壞掉後還沒修復的遺跡 |
 |
八友亭、集玉齋、協吉堂 |
 |
慶會樓:為朝鮮君王招待外國使節時所使用之樓閣 |
也很幸運,在要離開景福宮時觀賞了景福宮門將換崗儀式!
昌德宮
昌德宮是朝鮮王朝修建的第二座宮殿,朝鮮的主要宮殿們大多命運多舛,幾百年來不斷的在毀壞與重建中輪迴。1592年壬辰倭亂時昌德宮與景福宮一起被亂民焚毀,戰亂時政府自是財力有限,因此先重建規模較小的昌德宮,故也曾長期作為朝鮮的主要宮殿。
其最值得一看的即是佔昌德宮大半面積的後院「秘院」,此為王室們遊玩休憩之所,秘院四季景觀各不相同,各個時期遊玩都有獨到的美感。
 |
昌德宮的正門敦化門在維修,我們只能由盡善門進來 |
 |
仁政殿:昌德宮的正殿,宮殿前也有品階石排列,從正一品依序往後排列 |
 |
樂善齋:大妃居所 |
接著是需要導覽才能進去參觀的昌德宮秘院! |
宙合樓、左側的書香格及前方的芙蓉池 |
 |
宙合樓(奎章閣):朝鮮的宮廷圖書館,也是科舉考試處 |
 |
尊德亭 |
 |
尊德亭內刻有萬川明月主人自序 |
 |
砭愚榭 |
 |
金馬門與後面的寄傲軒 |
 |
寄傲軒 |
 |
勝在亭往演慶堂的小徑 |
 |
演慶堂為模仿朝鮮時代貴族們的家屋打造成的木造建築,有內外宅第,樸素卻不失典雅 |
 |
演慶堂的柱上提有對聯,也是秘院忠和我氣場最契合的地方 |
昌慶宮
昌德宮秘院入口旁有可以直接通往昌慶宮的通道,昌德宮與昌慶宮也被合稱為「東闕」
德壽宮
為朝鮮王朝最後使用的宮殿,內有早期的歐式建築,原本的定位是離宮,故較為簡陋,屋簷下也可見到有不少留白。
慶熙宮
又稱為「西闕」
 |
崇政門,前面正在施工中 |
 |
崇政殿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