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建於公元前600年左右,鄰近海灣、港口,自古是個富饒之地。西元前89年被羅馬軍隊攻佔而後納入羅馬版圖,成為羅馬繁榮的大城市之一。
提到龐貝古城,多數人都會聯想到赫赫有名的維蘇威火山(Vesuvio),在公元79年的大爆發掩埋了幾座附近的城市,包括距離最近的赫庫蘭尼姆(Ercolano)、斯塔比亞(Stabiae)及最著名的龐貝(Pompeii)。這幾個繁華的城市當時都是羅馬人的度假勝地,由現在考古遺址也能遙想當時別墅林立的光景。
這一帶位處板塊交界,故而地震頻繁,在公元62年曾發生了一次大地震,而維蘇威火山在公元79年大爆發前發生了連續數日的地震實為火山爆發的前哨,但當時龐貝城的人們並不以為意,故而當時兩萬人左右的龐貝城在一夕之間被掩埋於火山灰之下。
龐貝就這樣沉睡了一千五百年,直到1599年,因欲開闢地下水道發現了有雕刻的古牆是,此時龐貝才重見天日。凍結的時光和著6公尺深的火山灰,讓龐貝完整地保存了一世紀時期羅馬的城市建築和生活習慣。
![]() |
Quadriporticus of the theatres的凝灰岩柱 |
![]() |
位於劇院旁院子Quadriporticus of the theatres,是相鄰劇院觀眾暫時休息、避雨的地方;在西元62年地震後,這裡成為角鬥士訓練的場地 |
![]() |
圓形小劇場Teatro Piccolo,用於音樂表演、詩歌朗誦和小型劇等表演的場所 |
![]() |
圓形小劇場Teatro Piccolo路口旁的石雕 |
![]() |
龐貝的麵包店,可看到烤爐 |
![]() |
當時的雙層樓建築 |
![]() |
儲藏食物的罐子? |
![]() |
龐貝的道路成棋盤狀,路上突起的石塊為斑馬線供行穿越馬路,石頭中間的縫隙可供馬車經過 |
![]() |
Terme Stabiane 溫泉浴場外 |
![]() |
浴場的天花板雕飾滿滿 |
![]() |
雕飾的這種紅色,持續千年而不褪色,被稱為龐貝紅 |
![]() |
浴池本人長這樣 |
![]() |
浴池上的露天屋頂 |
![]() |
浴場內的牆面雕刻,當時的浴場除了洗澡外,也是辯論、議論公共事情等的所在 |
![]() |
這間類似現在的健身房,外牆刻有進行各種競技運動者的雕飾 |
![]() |
龐貝人在維蘇威火山爆發後在高溫蒸氣下瞬間死亡,凍結了當時的動作,而之後的火山灰、碎屑、浮石等掩埋其遺體,人體蒸發,但在火山灰中留下空殼。現代人發現很多火山灰中的空殼,想到在裡面石膏灌漿而成為現在看到的龐貝遺骸 |
![]() |
牆上繪有兩條蛇,不過除了明顯的龐貝紅外,其實有些斑駁 |
![]() |
龐貝城有不少妓院,這是在街上的妓院的指標,真是清楚明瞭! |
![]() |
Lupanare di Pompei 妓院門口,同樣標示清楚! |
![]() |
妓院內著名的龐貝春宮壁畫 |
![]() |
妓院中的石床,看起來沒有很好躺 |
![]() |
龐貝的水利系統以鉛管輸送,但古羅馬人並不知道鉛管有毒 |
![]() |
Fontana della Dea della Concordia 古代龐貝人的汲水處,水源經過輸送從雕像口中流至水槽中。人們拿水桶汲水,水桶的重量壓著水槽邊緣,久而久之讓石槽上的石頭為之凹陷 |
![]() |
在路的盡頭像圖中這三顆比較高的石頭,叫做擋馬石。馬車到此須停下,有限制馬車輪子的作用。圖中是因為這條路已到了龐貝廣場 |
![]() |
Foro di Pompei 龐貝廣場,附近圍繞著各式難以辨認的神廟。前面有個殘缺的半人半馬金屬雕像Centauro,是波蘭藝術家Igor Mitoraj在1984年的作品 |
![]() |
Foro di Pompei |
![]() |
Basilica,建於公元前120-78年,最初為有蓋的市場,後來作為法院和交易所 |
![]() |
維納斯神廟旁的雕像Dedalo,一樣是Igor Mitoraj的作品 |
![]() |
Napoli的Castel Nuovo 新堡。安茹王朝的查理一世將首都從Palermo遷往Napoli新建的宮廷城堡 |
![]() |
Ristorante Pizzeria Toto 'Sapore |
![]() |
飯粒粒粒分明的義式燉飯 |
![]() |
Napoli的傳統甜點Babà,外型像蘑菇,把蛋糕浸蘭姆酒,吃起來非常「水」的口感 |
![]() |
在Napoli吃的另一家披薩店 Ciro a Santa Lucia Ristorante Pizzeria |
![]() |
傳統的Napoli pizza很簡樸,口味不複雜 |
![]() |
柑橘海綿蛋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