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首爾之旅原本只計畫參觀景福宮、昌德宮,然雨雪霏霏取消了兩天健行的行程,不知不覺就把首爾的五大古宮看完了。
已是三月天,待在首爾這夜仍迎著冷氣團徹夜細雪霏霏。清晨走出旅館,吐納著寒氣凜冽外,地上亦散落著一簇簇未融的積雪。一樣依照計畫搭乘地鐵長途跋涉到東南方的近郊山城站,望著細雪等待前往南漢山城的公車。公車到站後,經過比手畫腳後我們很快地猜到司機陌生的語言是表示積雪過厚無法上山。旁邊有個一起等公車欲上山健行的韓國阿伯,得知我們來自臺灣後,很熱情地用翻譯軟體關心我們的接下來的規劃,於是我們就決定來北村韓屋村了!
肝臟血管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是一種罕見且高度惡性的肝臟腫瘤,佔所有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的0.5–2%。由於hepatic angiosarcoma有多變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特徵,且缺乏特異性的腫瘤標記,目前對hepatic angiosarcoma的確切診斷主要依賴組織病理學。
Chandni chowk road上的人力車 |
冬季的德里霧靄煙騰,摻雜了各種霧霾、污染及微塵,是行走在城市中招牌、街燈會映出琉璃光的朦朧程度,每次吐納的灰塵與氣息讓我隱隱覺得不小心吸入空氣中潛伏著的隱形野獸。
舊德里是德里的老城區,是德里蘇丹王朝及蒙兀兒帝國皇帝沙賈汗在1639年後由Agra遷都後的首都(當時叫沙賈汗巴德Shahjahanabad),經歷代代帝國足跡,古蹟殘垣自是多到無暇逐一造訪,這裡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古達明納塔、紅堡、胡馬庸陵(這次沒時間去)。
患有慢性肝臟疾病(CLD)的病人在感染COVID-19時有較高的死亡風險。FIB-4 index、APRI及ALBI score這三個指標是我們臨床上常用來預測慢性肝臟疾病、肝癌的嚴重度及死亡風險的工具,但在非肝硬化的慢性肝病(non-cirrhotic CLD)病人感染COVID-19的角色還不清楚。
記得那翻著鵝黃簡策的初更靜謐清明,楮墨載著Firenze這「繁榮之城」的興衰,不禁在一旁的薄紙揮毫落下幾筆。自始就對這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有著莫名的憧憬,也十分期待造訪Firenze時浥上些文藝復興的餘韻。
威尼斯坐落在威尼斯潟湖的淺灘上,是此起彼落穿梭著鳳尾船的運河橋樑之都、是逡巡蜿蜒巷衖轉身偶遇古典的藝術歷史之城、是披上錦衣挽起面具手舞足蹈狂歡慶祝的嘉年華之地、是蹀躞御橋上望水東流盡覽朝暉夕暾的瑰麗水鄉。
Matera位於義大利南部Basilicata區的山谷,以層層疊疊依山開鑿的石窟建築Sassi(義大利文石頭)聞名,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聚居,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石窟城市之一,目前最古老的石窟有9000年歷史。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人在此建城,中世紀被倫巴底人征服,後來又歸屬西西里王國。
Bari是這趟旅遊南義的第一站,出了Bari車站,燠熱的天氣、火車站前噴泉配上獨有的熱情迎迓。由Bari到Alberobello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車行漸近Alberobello,一幢幢的蘑菇狀的trulli由農村間稀疏一兩簇到漸趨密集。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僅0.44平方公里,位於羅馬城西北角的高地。梵蒂岡的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的《拉特朗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元首為教宗,由80歲以下的樞機在西斯汀小堂內舉行的秘密會議選舉產生。
郡大山(布農語為Ludun-bukun、Uhais),標高3277.6公尺,為八秀之一。由於需經過崎嶇蜿蜒的郡大林道至登山口,總被戲稱是「坐車比爬山累」的百岳。如今郡大林道整治後多數平坦,這次前往並沒有感受到像去爬Mt. Bromo時坐吉普車的那種上下震動,只有登山口處那段有坐碰碰車的感覺。途經望鄉山(3007公尺,因早年原住民木工於此眺望部落而得名)及郡大北峰(3241公尺)即至郡大山山頂,途中景緻宜人、展望尤佳。
![]() |
登郡大山途中景致,可遠眺玉山及阿里山山脈 |